被綁在柱子上范文程對著福臨輕輕點(diǎn)頭以示尊重,隨后說道:“皇上,臣斗膽想說一句。”
福臨已經(jīng)十分不耐煩了,他哼了下:“講!”
“大清已經(jīng)丟掉了盛京,明軍已經(jīng)再次出兵赫圖阿拉,請皇上三思!”
在說到三思二字時(shí),范文程故意加重了語氣。
這句話看似沒說什么,好像又說了什么。
這讓福臨十分生氣。
他剛要發(fā)火時(shí),忽然意識到范文程最后一句話里的三思兩個字。
在當(dāng)時(shí),三思有三個意思。
第一個意思是再三思考,反復(fù)衡量。
第二個意思是孔子的少思長,老思死,有思窮。
凡事都要為以后讓準(zhǔn)備。
第三個意思是老子《道德經(jīng)》里的思危(物壯則老,是謂不道,不道早已),思退(功遂身退,天之道也),思變(曲則全,枉則直,洼則盈,敝則新,少則得,多則惑)。
“三思...”福臨輕輕重復(fù)說了一遍后,皺著眉思考起來。
思什么?
思危?
明軍馬上就要?dú)⒌郊议T口了,現(xiàn)在思危已然來不及了。
思變?
記朝文武都是多爾袞的人,他想變也沒法變。
更何況他還不知道變什么以及從哪里改變。
那么就只剩下思退這一條路可以走。
對福臨來說,退有兩個意思。
一是撤退,也就是逃跑的意思。
但赫圖阿拉已經(jīng)是大清最后的城池,退無可退。
第二個意思是...退位!
想到退位,福臨沉默了很久。
許久之后,他抬起頭看著范文程:“你的意思是讓朕禪位給多爾袞?”
范文程故意大驚失色道:“皇上冤枉,臣可沒有這個意思。”
“你說讓朕三思,朕先是思危,后是思變,最后思退!思來想去,覺得你就是這個意思。”
“臣冤枉?!?
“來人,”福臨朝著外面喊道。
房門推開,四個侍衛(wèi)沖了進(jìn)來看向福臨。
福臨指著被綁在柱子上的范文程:“把他的繩索解開,用亂棍打一頓趕出去?!?
“嗻!”四個侍衛(wèi)迅速上前,按照福臨的旨意行事。
范文程屢次求饒,但福臨根本不聽。
一陣亂棍落下,范文程被打的鼻青臉腫。
看著范文程狼狽的背影,福臨并沒有想象中那般高興。
相反,他有些悲傷。
在名義上,他確實(shí)是大清皇帝。
但實(shí)際的權(quán)力并不在他手中。
別說調(diào)動兵馬了,就是離開赫圖阿拉都需要得到多爾袞的允許。
所謂的皇帝也不過是個傀儡而已。
另外。
就像范文程說的那樣,明軍入遼有兩個目的。
一是收復(fù)遼東故土,二是抓住他這位大清皇帝!
無論他跑到天涯海角,明軍都會在后面緊追不舍,否則就不算真正的平定遼東。
想到這里福臨走出門外,抬起頭看向遠(yuǎn)處的天空。
一抹斜陽掛在天邊將落未落。
不知過了多久,福臨收回目光口中喃喃自語:“也就是說...多爾袞和明軍結(jié)了仇卻不需要承認(rèn)后果,而朕卻需要承擔(dān),這是哪門子道理?”
福臨越想越覺得吃虧,盛怒之下轉(zhuǎn)過身,一腳將房門踹了個大窟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