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臣相見,崇禎有些傷感。
倪元璐離開京師時頭上還有些許黑發(fā)。
重返京師已是記頭白發(fā)。
倪元璐也有些感慨。
他眼中的崇禎已經(jīng)由一個三十而立的青年,變?yōu)樗氖换蟮闹心辍?
崇禎率先打破了僵局,他指著提前準(zhǔn)備好的凳子說道:“倪先生坐?!?
倪元璐回答:“罪臣不敢?!?
崇禎輕輕搖頭:“有沒有罪你說了不算?!?
倪元璐深施一禮:“那臣恭敬不如從命。”
倪元璐落座的通時,王承恩快步走出大殿。
李若璉也想跟著離開,卻被崇禎叫?。骸袄钪笓]使不必離開?!?
李若璉渾身一震,不好的感覺涌上心頭。
崇禎直接問:“倪先生這些年過的可好?”
倪元璐愣了一下。
他本以為崇禎會問他一些與太子有關(guān)的事,沒想到崇禎會關(guān)心他。
愣神片刻后,倪元璐慌忙說道:“臣過的還好,能吃飽穿暖。”
“看來朱慈烺待你不錯。”
“太子殿下確實仁義?!?
崇禎話鋒一轉(zhuǎn):“你覺得太子有罪否?”
“臣不知?!?
“你覺得謝三賓有罪否?”
“臣也不知?!?
“是不知,還是不說?”
倪元璐抬起頭:“臣想說為君難,為臣不易?!?
這句話的意思是當(dāng)君王難,當(dāng)臣子也不容易。
崇禎笑了笑:“為臣確實不易,但為君更難。朕想知道你對此事的看法,你不說就是在為難朕!”
話說到這個份上,倪元璐已經(jīng)避無可避。
他只能開口說道:“臣以為無善無惡心之l,有善有惡意之動,知善知惡是良知,為善去惡是格物?!?
這句話出自王陽明之口。
他在晚年時將自已的思想總結(jié)為這四句話,后被人稱為四句教。
倪元璐用這四句話告訴崇禎,不能簡單的用是否有罪來衡量太子起兵的行為。
換之,不能輕易給太子和南京這幫人定罪。
包括倪元璐自已。
崇禎笑了:“你用圣人的話幫太子和南京大臣脫罪無可厚非,可這件事到底是勤王還是造反,終究要有個結(jié)論。如果是勤王,那該死的就是謝三賓和王承恩;如果是造反,那該死的就是太子和南京那幫人?!?
倪元璐低下頭開始思考。
這個問題非常嚴(yán)肅。
如果把這件事定義為勤王,那么就意味著謝三賓,王承恩以及前線的定王朱慈炯都有罪。
這能行嗎?
顯然不行。
如果把這件事定義為造反。
那么太子,南京的文臣武將以及他倪元璐本人不但有罪,而且是十惡不赦的大罪。
這顯然也不行。
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