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父迎過去,等閨女下車了,他笑瞇瞇地問著:“閨女,你不是說晚上要參加一個什么酒會,要半夜三更才能回來的嗎?是不是酒會取消了?”
“還沒有吃飯吧,你媽正在做飯,我叫你媽多做兩個菜了。”
兩老搬過來與閨女同住,一家三口在一起雖然很好,但是女兒工作忙,早出晚歸的,夫妻倆便很少出門,頂多就是到隔壁凌家串串門,大多數(shù)時候都是在家里弄菜園子。
若是女兒哪一天不用加班,不用應(yīng)酬,夫妻倆都特別開心,因為能一家三口坐在一起看看電視,聊聊天。
“爸,我不在家里吃飯,酒會并沒有取消,我是回來換衣服的,等會兒就要出去了。叫我媽不用做那么多菜了。”
楊父一聽女兒只是回來換衣服的,臉上的笑容就黯淡了很多。
他跟著女兒一起進屋,邊走邊問道:“酒會上有東西吃的吧,不僅僅是喝酒的吧?要不,在家里吃點再去,免得餓肚子,空腹喝酒可不好,容易醉?!?
楊銘鳳說道:“爸,酒會上有吃的喝的,不會餓著客人,我不會喝太多的酒?!?
楊父哦了一聲。
“那你等下自己開車去?喝了酒可不能開車,要不,爸陪你去,爸不進去,就送你過去,然后在外面等你出來?!?
孩子再大,再能干,在父母眼里都是孩子。
孩子做什么事,父母總是會擔(dān)心。
哪怕那是孩子們經(jīng)常要做的事。
楊銘鳳笑道:“爸,不用了,我不開車去,等隔壁凌志昊回來了,我坐他的車去,他家里有司機,有保鏢,隨便叫上一名保鏢或者司機跟著去就行。”
她和凌志昊都會喝酒,酒后肯定不能開車呀。
凌家有保鏢有司機,正好叫上司機,幫他們開車,他們就可以放心地喝酒了。
楊父哦了一聲,“凌志昊陪你去呀,那爸就放心了?!?
楊父楊母都很喜歡凌志昊,很看好他,早就把兩個年輕人看成了一對兒。
雖說凌家是豪門,好在自己家也不差,他們夫妻倆都是單位退休下來的,每個月都有一筆退休金,閨女又是個能干的,年收入過百萬。
做父母的總是覺得自家的孩子是最好的。
所以,楊父楊母覺得閨女配得上凌志昊。
凌家那邊的態(tài)度也明朗,凌太太說她也支持兩個孩子在一起。
一句話,兩家父母私底下已經(jīng)處成了親家。
就等著兩個孩子結(jié)婚了。
父女倆進了屋。
楊媽媽操著鍋鏟從廚房里出來,真看到女兒回來了,她笑道:“銘鳳回來了呀,想吃什么菜,媽做給你吃?!?
楊父代女兒答話:“銘鳳就是回來換衣服的,她還要去參加酒會,不在家里吃飯,你不用弄那么多菜了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