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是不管哪一樣,首先第一點,便是要為了集體的利益,集體的利益,高于一切。
就像現(xiàn)在,武銳不想當那個睜著眼睛說瞎話的人,即便是被利用了,也是在生悶氣,想著該用什么正規(guī)渠道的辦法來找回場子,以至于好像不管怎么找,都會落人口舌。
他在意人族現(xiàn)在的名聲了。
他覺得,現(xiàn)在人族之所以有現(xiàn)在的名聲,全是項寧一點點拼出來的,全是那些跟著項寧闖蕩的將士一點點用生命給積攢出來的。
那都是人族的血淚史。
他不想讓這個,毀在自己的手中,所以他才會猶豫。
所以,在打通訊給項寧的時候,項寧才會那么說,讓他別去,就是因為這其中有一些以武銳自己的性格,是很難做出來的事情。
所以打算就是讓千云文明自己慢慢耗著,等誰出了結果了,再去算人家打到人族邊境的事情,人族也擁有理由是不?
而且,這種事,說大可以是大,說小也可以是小。
但讓其他人族的將領統(tǒng)帥去做,比讓武銳來,看起來更加合適些。
不過,其實武銳做了也無所謂,因為現(xiàn)在的人族,需要的是什么?是一個能夠守住家業(yè)的安穩(wěn)統(tǒng)帥嗎?
不是,需要的,依舊是一個,要跟項寧一樣,不斷的給人族帶來利益,讓人族不斷的強盛下去的統(tǒng)帥,人族的精神支柱。
所以,得有一種梟雄的氣勢,得有一種即便是現(xiàn)在受到了爭議,但也要去做那功在當代,利在千秋的事。
這種事情,項寧做的不少,屠殺百萬三眼族就是其中之一。
這一點,項寧沒少被人詬病,包括現(xiàn)在也一樣,但是但凡明事理,知曉情況的人,都會將那一段歷史給無視掉。
因為,對比起項寧的群星璀璨,那只不過是一小措微不足道的,一個真正的···皇者所要去做的事情。
皇者一詞,便如那獨裁者一般。
項寧正是因為不想當獨裁者,才會選擇退隱,得讓人族在發(fā)展的過程中,去掉這種基調(diào)。
即便是未來項寧回來了,他們也依舊擁有自主意識。
而不是一個個的就像是傀儡機器一樣,別人說什么就是什么,畢竟項寧也不能夠保證自己說的,百分之百就是正確的。
所以,現(xiàn)在的武銳,得改變心態(tài)。
畢竟當年項寧都做過,現(xiàn)在的你,還有什么好糾結的?
想清楚這一點之后,武銳整個人好像得到了升華了一般,在他人的眼中,原本武銳在他們的印象之中,雖然看起來有點痞氣,但也只是樣子像,真正的,還是那種極為穩(wěn)重,宛若泰山般的沉穩(wěn)。
但是現(xiàn)在,在那泰山上,好像攀登上去了一個小人兒~那小人兒啊~翹著嘴角,將那泰山踩在腳下,視為征服!
扎任爾和賽奎也是面面相覷,不知道武銳到底跟誰說了什么,或者知道了什么,怎么感覺他的情緒挺多變的。
不過他們也不會那么不識趣的去問,該知道的,他們會知道,不該知道的,問了也沒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