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章逼宮
成安二十三年,夏初。
自冬去春來,皇帝纏綿病榻,太醫(yī)院久治不愈,漸成沉疴。
春末夏初,皇帝足不出紫宸殿,每日沉沉而眠,一應(yīng)政令皆由東宮決斷。
禁廷之中,漸生流,曰:“皇帝垂危,欲擬詔傳位于東宮儲君,自封太上皇”。
昨夜,月上中天時分,涼風(fēng)漸起,飛沙走石,四皇子李壁攜心腹,率金戈鐵馬潛入禁廷,意欲逼宮。
太子李琮應(yīng)勢而起,率重兵前來。
平陽侯、淮南王、定國公聞風(fēng)吹草動,亦早有布局。
一夜之間,禁廷大內(nèi)的方寸之地,兩軍人馬無聲對峙。
成安帝、太后、皇后與后宮三妃被四皇子困紫宸殿,以要挾太后母家、三妃家眷。
刀光劍影之間,可成萬古功名,亦可成千秋罵名。
韓燁用兵詭譎,早已疏通禁廷禁軍,布下天羅地網(wǎng),等著一眾人落網(wǎng)。
可太子麾下眾人也并非吃素的,定國公并羽林衛(wèi)總領(lǐng)埋伏于禁廷外圍,一聲令下,萬箭齊發(fā),四皇子麾下折損嚴(yán)重,連夜倉皇出京,逃往淮南地界。
第二日,淮南、江南、河?xùn)|、河北四路紛紛舉旗策反,效忠四皇子麾下。
東宮太子李琮連夜下急詔,派兵往河?xùn)|、河北兩路鎮(zhèn)壓亂局,派兵前往淮南就、江南一帶捉拿亂臣賊子。
東宮令下,旌旗蔽空,大軍壓境,萬馬齊鳴。
該來的,終究來了。
……
隱翠峰上,盤山云霧繚繞,入眼無盡蒼翠,讓人頗有“身在此山中,云山不知處”之感。
禪房之中,元寧長公主身著一襲石青色僧袍,手里正捻著串白檀香的珠子,正望向下首一身錦袍的年輕男子。
蕭讓掀了袍子,行了一個大禮,“不孝兒子來給母親殿下請安?!?
元寧長公主輕輕抬了抬手,“免了?!?
蕭讓仍是跪在地上,動也沒動,“昨夜禁廷之變,震動朝野,盛京城中舉城上下一夜不眠。
兒子不日便要披掛出征,前往淮南誅殺叛黨,故而今日,特來和母親辭行?!?
“這天下再怎么爭,終究是李姓的天下?!?
元寧長公主捻著手中的白檀香珠子,開口道,“昔日你父侯提三尺青霜劍以定四海,如今化為一抔黃土,墳上草也有三丈高了。
為人臣子皆求盡心盡力,爭先恐后地肝腦涂地,身死時是百官表率,可等百年之后,君王又怎會記得姓甚名誰,又如何會一一感念呢?”
此話一出,一旁的深檀嬤嬤已經(jīng)抹起了眼淚。
元寧長公主重重嘆了口氣,又道,“罷。
身在局中,難免身不由己。
吾兒此行前去,需萬事小心才好?!?
蕭讓又是一個深深叩首,“兒子遵命?!?
元寧長公主望著下首長跪不起的蕭讓,久久沉默了會兒,方起身行至他面前。
青石鋪就的地面上,突然有兩滴淚砸了下來,只聽蕭讓的聲線微微顫抖,道:“母親殿下,兒子……把心上的姑娘弄丟了?!?
昨夜禁廷宮變,兵荒馬亂,蕭讓一身金甲,立于太子陣前。
英武侯爺手握三尺承影寶劍,大馬金刀地端坐于搞頭駿馬之上,外人看去,只覺得滿是欲定乾坤的威風(fēng)凜凜。
可又有誰知道,他心中更牽掛的,卻是一去伽藍(lán)寺不返的顧熙!
自打那日午后,馬車載著顧熙出了平陽侯府的大門,駛向郊外梵凈山伽藍(lán)寺,顧熙便如人間蒸發(fā)一般,了無蹤影。
差人去尋了顧熙常去的幾個地方,皆是無果,蕭讓這才覺得不對,不禁心急如焚,當(dāng)即散了大半心腹去尋人。
不料盛京城中,天子腳下,就這么點兒大的地界,一群人來來回回找了三次,竟是一無所獲,毫無蛛絲馬跡可尋。
整整一夜,蕭讓立馬金鑾殿前,分身乏術(shù),近身暗衛(wèi)往返于禁廷和平陽侯府之間整整八次,每次帶來的消息都是“主母尚未尋得”、“主母未歸”……
只一次出門,便杳無音信,查無此人,簡直叫人不知所措。
蕭讓生平第一次覺得無計可施,他肝膽俱焚,心如刀絞。
若不是淮南王李肅硬攔著,只怕他早已掘地三尺,將伽藍(lán)寺夷為平地了。
一夜之間,他仿佛不再是天潢貴胄的平陽侯爺,而只是一個普通的男人,滿心惦念著自己的發(fā)妻,自己的心上人。
……
男子生的高大俊美,此時卻像個做錯事的孩子,寬闊的肩頭微微顫動,埋頭不起。
元寧長公主握著佛珠,伸了雙臂輕輕抱了抱他,出口的話溫柔似水。
“既然丟了,那就親自去把她找回來?!?
……
菩薩像前,燃著三根線香,元寧長公主闔目跪于蒲團之上,嘴中吶吶念著經(jīng)文。
深檀嬤嬤送走了少主子,挑簾子進(jìn)了佛堂,肅了手道,“皇上又差了人來,請長公主進(jìn)宮一趟?!?
元寧長公主眼也不抬,淡淡道,“回了?!?
深檀嬤嬤面帶憂色,“殿下,算上這回,皇上已經(jīng)足足差人來請了四回了。”
元寧長公主聞,睜了眼道,“本宮這幺弟,從來心機深沉,從未如此慌亂過。
他這幅模樣,本宮還是頭一回見呢?!?
深檀嬤嬤道,“皇上小的時候最愛粘殿下了。
當(dāng)時先皇后薨逝不久,先皇眾子女中,只有殿下和皇上是一母所出,所謂‘長姐如母’,皇上和殿下自然是親近非常?!?
“奴婢還記得,那年夏天,皇上一腳滑進(jìn)了太液池的荷花塢里,還是殿下不假思索地縱身一躍,將皇上拖出了水面,才堅持到禁衛(wèi)軍前來救駕……雖說這些年過去了,殿下畢竟是皇上的親姊,皇上還是惦念殿下的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