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壺的游戲十分古雅,旁邊有小丫頭幫忙計分,連蔓兒還讓人拿了幾件玉佩、荷包、扇墜等小玩意做彩頭。等這些彩頭紛紛有了主家,一家人才笑著停了。接下來,就是吃年夜餃子。
熱騰騰的餃子端上來,大家圍坐,先是連蔓兒吃到了包在餃子里的銀角子,大家紛紛向她道喜,接著小七、五郎、秦若娟,張氏和連守信都吃到了銀角子。
這依舊是為了取個好兆頭,所有的銀角子,都是張氏親手包進去的,而且,張氏還在餃子上做了記號,確保家里每個人都能吃到這好兆頭。大家心里都清楚,但是吃到了銀角子的時候,還是特別的高興。
吃過了餃子。一家人又忙穿好的大衣裳,都到院子里來。院子里,早已經(jīng)擺好了數(shù)架煙火。聽得廟里新年的鐘聲響起,五郎、連蔓兒和小七還有秦若娟就笑嘻嘻地拿了線香,將一架架的煙火點燃。
前院里,還有小廝們放起了鞭炮。
看著煙火在夜空中綻開,聽著四下猶如擂鼓般的鞭炮聲,一家人站在一起,迎來了又一個新年。
大年初一。連蔓兒比以往起的還要早,收拾好了,就過來張氏的屋里。五郎帶著秦若娟,還有小七也都來了。連守信和張氏都穿戴一新,坐在炕上,幾個孩子齊整整地站了。給兩人拜年。
連守信和張氏笑著受了拜。又笑呵呵地拿出一個個胖鼓鼓的荷包來,給幾個孩子發(fā)壓歲錢。連守信和張氏給幾個孩子發(fā)的壓歲錢相當?shù)膶嵒?,每個人都是四個筆錠如意的足金小金錁子。之后,連守信和張氏又說了兩句勉勵的話,一家人又擺起香案,先在屋里拜過了圣旨。然后,又出門來,到御賜牌樓前跪拜了。
至此。一家人新年最重要的儀式就全部完了。又吃過了早飯,就陸續(xù)地有拜年的人登門了。因為今年不同往年。來拜年的人更多,尤其是女眷,一直熱鬧到晚間,最后一批客人才散去。
一家人簡單地吃了晚飯,張氏就讓大家伙都早點去歇著。
“今天五郎媳婦最忙,趕緊歇著去吧?!睆埵线€特意夸獎并囑咐秦若娟。今天一天人來客往,秦若娟作為長子媳婦,要陪客,還要負責安排茶點飯食等,難得片刻的清閑。
“都是我該做的,并不累?!鼻厝艟昝πχ?。
“怎么能不累,我也是從這個時候過來的?!睆埵暇托Φ?,“去吧,歇著去吧。明天不用像今天這么早了,明天清靜,就你姐她們來,咱們好好樂一天。”
大年初二,雷打不動地姑奶奶回娘家的日子。
初二一早,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,秦若娟依舊先在桌下服侍著。今天早飯的主食除了幾樣精細的粥和面點,還有一盤極具遼東府本地特色的餑餑。
一個個米黃色的餑餑,憨態(tài)可掬地擠在盤子里。秦若娟小心地揭去餑餑底下的玉米軟皮,放進大家的碗里。
這些餑餑,是張氏一早特意讓廚房里的人準備的。因為她一早上起來,突然間很想吃餑餑。
如今家境富足,早已經(jīng)不是從前將餑餑當做主食的時候了,但是每到臘月,家里還是要包很多的餑餑。除了下人們吃的,送人、施舍的,一家人自己也吃。他們對于餑餑的喜愛,并不下于那些粳米白面做的精致點心。
而實際上,只要將面磨的夠細,配比掌握好了,豆沙餡煮的好,薄皮大餡的餑餑絕對算得上是美食的一種。
秦若娟服侍了一回,張氏就讓她也坐下吃。
“這餑餑你吃的慣不?”張氏還特意問秦若娟道。
“吃的慣?!鼻厝艟挈c頭,她是河間府偏南地方的人,那個地方,并沒有冬天吃餑餑的習慣。“娘,我以前沒來遼東府的時候,就吃過餑餑。是我爹在京城做官,人家送了一些。我們吃了,都覺得好。京城里也有賣的,就是不好買,也沒這個好吃。”
也有遼東府的人在京城做官或者是經(jīng)商的,就將這餑餑傳了過去。不過,離開了本地的餑餑,難免就有些“變異”,雖然也好吃,卻沒有本地人自己做的那么地道。而且,餑餑也像大醬一樣,每家做出來的味道都有些不同。
“我娘今年也讓廚房包了餑餑,也沒這個好?!鼻厝艟暧值馈?
“咱家里今年包的多,親家要是愛吃,趕明兒個就讓五郎多送些過去。”張氏就笑道,“等今年冬天,我?guī)惆换?,你也會了?!?
“哎。”秦若娟很乖巧地答應道。
求粉紅、正版訂閱支持。(未完待續(xù)。。)
_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