姐妹倆喁喁地說了半天的話,最后因為田氏闖進來而打斷了。夏至和月牙兒都詫異地看著田氏。田氏疑心夏至跟月牙兒又沒說自己的好說,并且很有可能還教月牙兒怎么對付自己了。她本來想對夏至發(fā)火,但卻終究底氣不足。另外,她現(xiàn)在想在月牙兒面前保持慈母的形象,因此就忍耐了下來。
“娘,你有啥事?”夏至問田氏。
“沒啥事就不能來看看你們倆。你們可都是我生的。”田氏就說道,語氣有些反酸?!澳銈儌z說啥呢,能跟娘也說說不?!?
“沒說啥,就說今天晚上怎么玩?!毕闹琳f著就和月牙兒站起身來。她也邀請?zhí)锸细齻円黄??!按蠊谜f我奶說長生哥定媳婦的事呢,咱都去聽聽,可有意思了。”
她帶著月牙兒往外走,田氏也只好訕訕地跟出來,心中非常惱火。她覺得夏至太滑不留手,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,她面對夏至就有種特別無力的感覺。
大家都走到外間屋來說話。然后夏老太太畢竟年紀大了,所以還歇了一覺。這么著盤桓著,天色就漸漸地晚了。
夏至讓廚房安排了晚飯,大家匆匆地吃過,就都收拾打扮的利落了,準備出去看燈、走百病。
小姑娘們都是含苞待放的好年紀。今天又特意打扮了,大家嘰嘰喳喳地在一塊,讓人見了就頗有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。
夏老太太就感慨地看著夏至一眾小姑娘們,然后感慨地說她就稀罕小閨女。可惜她這輩子只生了夏大姑一個閨女,后來懷了小黑魚兒的時候她還想著要是個小閨女就好了。
“現(xiàn)在也能捯飭的漂漂亮亮的,就跟我身邊,平時干活給我?guī)桶咽?,乖巧聽話,哪像小龍吃完飯就不著家,淘的都出圈了?!?
夏老太太說這般說,夏至就笑,心里說夏老太太這是有了夏三叔和小黑魚兒才這么說的。在這個年代,即便夏至不愿意去正視,但兒子對于一個女人來說卻是非常重要的。當初夏老太太如果不是只有一個閨女,而是再有個兒子,也不會走到夏家來了。
北鎮(zhèn)府的風俗,管寡婦再嫁叫做走道兒。
一切都準備好了,夏至就等著李夏或者李夏打發(fā)來的人。她想李夏今天應該比較忙,大概會打發(fā)人過來。然而李夏卻親自來了。
“都準備好啦?”李夏笑著問夏至。
“都準備好了。”萬事俱備,就差李夏了。
李夏一笑,隨即就安排大家伙坐車。
夏老爺子本來不打算出門的。他覺得看燈、走百病都是女人家活動。不過大家伙勸說著,說是好不容易來一次府城,還是大家伙一塊,夏老爺子也應該出去湊個熱鬧。
大家坐上了車,就先到東市街上李夏的聚賢酒樓前來。一路從東市上走過,大家伙都把車簾子掛起來,就將東市的燈和行人都看了個飽。
李夏先帶夏家眾人上了酒樓。聚賢酒樓的最高層正是觀燈的好所在,幾乎可以將東市燈市的風光盡收眼底,然后還能遙看西市街甚至整個府城燈市盛況。
在這里看了一番,夏老爺子就不走了。李夏也早有安排,凡是不愿意繼續(xù)逛的都可以留在聚賢酒樓一邊喝茶吃果子,一邊看燈休息。
夏三叔、夏橋、陳家大哥依舊跟著眾人,主要是做保護。至于小樹兒、小黑魚兒、小夏林他們那是絕對愿意跟著一起玩的。
回到酒樓下,就看到一眾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眷們已經(jīng)到了。李夏告訴夏至,這都是李家的大姑娘小媳婦,今天會到一起走百病的。
李夏的女眷出行當然有人護送,除了丫頭仆婦小廝長隨之類的,還有李夏的子侄們。而李夏就領了這個差事,做這群“保鏢”的頭領。
李夏確實聰明,如果他不是領了這個差事,只怕今天晚上未必能夠盡情地陪著她們看燈。
“這可不是啥好差事?!毕闹恋壤钕母罴夷沁叺娜苏f過話走回來,她就低聲地跟李夏說。女人們逛街那是最麻煩了。而且今天晚上人多難免就雜亂。不出岔子李夏得不著什么好,要是出一點點岔子,李夏就得挨訓。
“誰說這不是好差事?!崩钕男?,他讓夏至看李家陪同前來的那些年輕子弟們。年輕人們倒都是興高采烈的模樣。李夏還告訴夏至,說這個差事特別能博得李家太太、奶奶、姐姐妹妹的好感。
夏至轉換角度想了想,李夏說的也確實有些道理。這個差事是挺能刷女眷們的好感度的。
大家伙都聚齊了,李夏安排好人在前后左右圍隨,大家伙就按著計劃好的路線走。這條路線直通城門,路上還能看到府城最漂亮,最熱鬧的燈。
一眾人簇簇擁擁地往前走,李夏自然而然地就走在了夏至的身邊。兩個人一邊走一邊說話,主要是李夏給夏至介紹沿路的燈。這一路上很多各種買賣攤子,其中自然少不了賣燈的。還有的店鋪和大戶人家十分清雅,掛出許多燈謎來給大家猜。只要猜中了燈謎,就能拿到相應的燈。
小姑娘們對那些高雅的燈謎是不在行的,但有些俗語俗話她們卻是一猜就準。
夏至自忖并不是個笨人,但她就是在猜謎這件事上沒有絲毫的天分。結果看到那些燈謎的時候,她就恨不得手里有一本燈謎大全。
夏至猜不著燈謎,就拿不到燈。她就看李夏。李夏早就等著夏至了。夏至一個眼神,根本就不用開口,他就樂呵呵地搶到前面去猜謎了。
李夏猜謎得來兩盞燈,一盞就給了夏至,另外一盞給了小黑魚兒。
小黑魚兒也不太會猜謎。
“你們叔侄倆是真像?!毕睦咸托χf,“平時也是一副聰明肚腸,就是不會這個。這點兒你們都不像我?!?
別看夏老太太不顯山不露水的,竟然一連猜中了好幾個燈謎,贏回來的大大小小的燈籠自然都分給了同行的小姑娘小小子們。
猜不到燈謎,夏至就去看那些賣的燈。然后,她就看的幾乎轉不動眼珠了。這街市上賣的燈自然也有三六~九等,那最上等的擱在她穿越之前的年代,是絕對可以放在博物館展覽的。
也只有這個年代,才會有手藝人做出這么精美的燈籠來。
她正看著,李夏在旁邊就掏出荷包,將一盞的八寶琉璃的走馬燈買下來。夏至正看著那盞燈呢,轉眼就看見那燈被李夏拎在了手里。
“十六,送給你?!崩钕膶暨f給夏至。街市燈火輝煌,李夏的笑臉就籠在一圈暖暖的光暈當中,這一刻,夏至有些晃神。
然后,她就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已經(jīng)把燈接了過來。
這盞八寶琉璃走馬燈上畫的是呂布戲貂蟬,說書人很愛說的一個本子,也是民間流傳甚廣的一段故事。畫上的呂布和貂蟬栩栩如生,纖毫畢現(xiàn)。
“干嘛送給我。我喜歡不會自己賣嗎?”不知道為什么,夏至沖口而出這樣一句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