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如某某海域,想要在那邊下延繩釣,首先也得有延繩釣,有些海域還要承包,而想要出海,還需要有個前提。
那就是得有漁船。
漁船短期內(nèi),可以借,可以租,但長期用的話,肯定得買,這漁船可是個大件,和買車買房是一樣的。
尤其是對于漁民來說,那就是置業(yè)。
這都需要錢,沒有資本啥也做不了。
他必須得盡快積累原始資本。
想到這里,他猛地從床上坐了起來,那還睡個屁啊。
今天可還剩下八點的運氣值沒有用。
雖說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漲潮,但潮水并不大,真要是想要找海鮮,也不是不能找得到,而且漲潮后,潮水還會把一些海鮮隨著浪沖到海邊。
有些膽子大的漁民,還會特地在漲潮的時候來趕海。
想到就坐。
吳安現(xiàn)在別的沒有,就是有的是行動力。
拿起頭燈戴好。
穿上衣服,手套,抄起水桶,把趕海的夾子,耙子,沙鏟,能用的家伙事都扔桶里,還拿了蛇皮袋。
鬼知道現(xiàn)在海邊能搞到什么,能帶的都帶上,萬一要用結果沒帶,還要回來拿就很麻煩了。
給阿青打電話。
結果是李娟接的,說是阿青忙活了一下午,吃了晚飯才睡,吳安趕緊說那就讓她睡,他就是出門趕個海。
掛掉電話,沒有阿青陪著,他只能自己去趕海了。
出門。
很快走到黃沙灘,潮水起起落落沖刷著沙灘,潮水并不是很洶涌,反而緩緩的,如果不是來趕海賺錢的,只是在海邊走一走看看風景,那將是非常悠閑愜意的事情。
可吳安無暇享受。
往西走。
是怪石嶙峋的礁石灘,那邊因為有太多的大礁石阻隔海水,所以在漲潮時,潮水會變得洶涌一些。
礁石灘沒法趕海,可以再去灘涂地。
吳安搖搖頭。
決定不去湊這么熱鬧,經(jīng)過他和阿青的一波收割,再加上這兩天村民的地毯式搜索,灘涂地那邊雖然很大,可海鮮恐怕已經(jīng)很難再搜索。
他去的話,也許會有收獲。
還是等“青蟹過境”。
現(xiàn)在村民在灘涂地那邊搞不到海鮮,激情退卻,肯定都會離開灘涂地,到時候他就可以去撿漏。
那就往東。
往東是去碼頭,相當于是跨過大半個村子,那邊和鄰村接壤也有一片礁石灘,過了礁石灘則是沙灘,只不過那邊的沙灘比較差勁,夾雜很多的小礁石,沒辦法做旅游開發(fā),可很容易藏匿海鮮。
唯一的缺點就是太靠近鄰村,有時候會因為海鮮發(fā)生一些糾紛和沖突,兩個村子的“世仇”日積月累,相互看了即便啥也沒發(fā)生也會看對方不順眼。
直到后來兩個村子合村并居,一些矛盾才煙消云散,可也引發(fā)了許多矛盾,老爹的記事本上記錄了許多。
眼下這點小隱患,對于吳安來說,根本不是事。
大不了打一槍換一個地方。
越往東走,村里的燈光就越亮,襯托的海邊沙灘反倒是更加黑暗,經(jīng)過礁石灘,一個小小的燈光,吸引了吳安的注意。
居然有人在趕海。
拿著頭燈,總不可能是在散步吧。
吳安在心里嘀咕著,大步走了過去。
對方聽到腳步聲,猛地抬起頭來,像是受到驚嚇:“誰?”
吳安回道:“吳安。”
然后頭燈也打過去,看到了對方,稍微一愣,恍然道:“是你……”
對面的姑娘卻不認識他,警惕的問道:“你認識我?”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