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仁通出列,回道-->>:
“老臣在?!?
“國庫可有充足的錢糧?”
“回陛下,昨日所說一半用于建設(shè)軍隊,臣已經(jīng)做好了預算,如今可支配的銀兩僅剩四十七萬兩。”
聽到這個數(shù)字,陳銘滿臉的質(zhì)疑。
大夏國疆土如此之廣,王朝國庫竟然只有這么點銀兩!
用腳指頭想也知道有問題!
到底是誰,竟屢次插手錢糧之事?
陳銘雙眼微瞇,說道:
“銀兩怎會如此之少,賬本呢?拿過來,朕要親自查看!”
劉仁通連忙回答:“還請陛下稍等片刻?!?
說完他邁步急匆匆沖出去。
不多時,他便手捧五六本賬冊,滿頭大汗的沖了進來。
“陛下,這便是總賬冊?!?
韓倉下去接過賬冊,然后遞交給陳銘。
陳銘從中隨意抽了一本查看。
上面條條分列清晰,各項開支有頭有尾,非常詳盡。
他又換了兩本,不外如是。
從賬本來看,看不出任何問題。
然而陳銘又拿起一本,與前幾本對比,突然發(fā)現(xiàn),每年的稅收總額竟然僅有兩百萬兩!
這個數(shù)額著實有點少!
整個大夏,總共三十個省,如此算來,每個省平均一年竟然只有六萬的收入。
即便每戶每年上交一兩的賦稅,按人口算下來,一年也要有至少八百萬兩!
更何況富庶之地人口更為密集,上交的賦稅只會比這個數(shù)字多,而不會更少。
陳銘感到甚為稀奇,翻開賬冊細看。
對比之下,陳銘發(fā)現(xiàn)近九成的賦稅來自地稅。
也就是說,整個國庫的運轉(zhuǎn),實際上全靠百姓種地來維持。
而且地稅的收稅率竟然高達一半。
這就意味著,凡是以種地為生者,得十石糧,便要上交五石。
辛辛苦苦一年下來,可能僅僅夠果腹之用。
更甚者,可能還會餓肚子!
饑飽尚不能解決,談何其他?
苛政猛于虎也!
更嚴重的是,如此多的地稅,到最后一年竟然僅有二百萬兩的收入!
這其中定然摻雜了很大水分,中間少掉的銀兩,到底入了誰的口袋?
而且大夏經(jīng)商的也不在少數(shù),陳銘翻遍了幾本賬冊,竟然絲毫沒有見到商稅的蹤影。
難不成戶部竟然對那些商戶不收稅嗎?
這還了得?
商戶們經(jīng)營店鋪,百姓辛辛苦苦賺來的銀子,最后一大部分可就通過商鋪流出去。
這其中有多大的利潤,自不必多說!
百姓的日常起居,都離不開這些買賣,一年下來,商戶們所得的利益,加起來估計遠超國庫!
剝削耕種者,而放任商戶,大夏只會越來越窮!
這樣下去絕對不行!
陳銘翻著手中的賬簿,對眾臣說道:
“朕決定,從今往后,地稅減半,減輕農(nóng)人負擔?!?
劉仁通擦了把額頭的虛汗,對陳銘的提議并無反對。
眾臣也表現(xiàn)平平,無人說話。
不過如今國庫銀兩都這么少了,陛下竟然還在減,難不成要坐吃山空?
大臣們接著聽下去。
“之后增加商稅,所有商戶必須交稅!”
此話一出,眾臣面面相覷。
隨后只聽“撲通”一聲,所有大臣朝著陳銘跪下,大喊道:
“陛下,萬萬不可?。 ?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