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李向南的承包企業(yè)打出名氣之后,燕京乃至全國的目光都朝這里匯聚過。
李向南雖然不了解這里頭是否有招商引資的計劃在里頭,但這個市里的重點工程,不能跟著一起陪葬!
而且,這里頭還有安家這部分歸國華僑的資金在里頭,涉及到更高層面的國家形象問題。
土地承包的實驗性開始向民間傾斜,這塊地太過特殊了!
時間就是金錢,就是民心!
胡津邦這不是病急亂投醫(yī),他今天來這里,很可能有市政府高層們經過磋商的結果。
他們也想聽一聽李向南這個在燕京率先承包醫(yī)院,并且經營如此健康,還在各個領域擁有極高名氣的,具有創(chuàng)新思維,擁有遠見卓識,能破局的高人的意見,盡快給這塊地“消消毒”、“正正名”,好讓它重新發(fā)光發(fā)熱。
李向南沉默了幾秒,腦子里飛快地轉著。他這段時間雖然在外面破案,但燕京的風吹草動,尤其是這種涉及沈玉京“遺產”的爛攤子,喬恨晚早就跟他叨叨過。
12號地塊的困境,他也有所耳聞。
政府缺錢,近期沈玉京把燕京官場攪的名聲壞了,銀行貸款現(xiàn)在還沒放開,好點的企業(yè)怕沾上腥膻,差的又信不過…
“胡市長,”李向南抬起頭,目光沉靜地看著這位焦頭爛額的市長,“您說的困境,我大概聽說了些。政府想甩掉包袱輕裝上陣,又怕沒人接盤,或者接盤的人不靠譜,但安家前期出了錢,又不能將他們踢出局,又因為安佑鈞的事情不能完全放開手腳讓他們全權自己操作經營,對吧?”
“對對對!就是這么個理兒!”胡津邦眼睛一亮,像抓住了救命稻草,“向南同志,你有啥高見?只要能盡快把這項目盤活,什么法子都可以商量!a